Chapters & Affinity Groups
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
您在這裡:
- 首頁
- 支會 Chapters & Affinity Groups
- Power...
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
(PE-31)
Yu-Chi Wu 吳有基 教授
title & affiliation
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, 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
ycwu@nuu.edu.tw
About PE-31
為兼顧臺灣產業轉型升級及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,使用具永續性的再生能源提供電能已成為發展主流。
因各式再生能源先天所具備的分散性及受環境影響性等特質,面對此一大量再生能源併入電網供電的趨勢下,
將對電網運轉的穩定與可靠性造成相當的衝擊。在全球經濟劇烈變動與供應鏈加速重組的契機下,電力能源作為提供
臺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基礎設施,必須能夠穩固的提供各產業在發展上需求。在此一目標之下,
電力支會擬持續推動以供電端、電網端、用電端結合綠能與儲能等相關技術發展必須的
重點研究,其細項內容包含:
(A)供電端 :
A1 綠色能源轉換與系統頻率/慣量調控技術與應用;
A2 風力與太陽光電系統智慧發電預測與維運技術之研究;
A3 綠能供電整合儲能設備之備轉容量輔助服務技術;
A4 大功率電力轉換系統(Power Converter System, PCS)研究;
A5 高功率寬能隙元件(GaN, SiC)在電源轉換器之應用;
A6 高再生能源占比下智慧彈性之保護電驛設定及協調。
(B)電網端 :
B1 考量電力系統韌性之安全調度控制與穩定度分析技術;
B2 即時且透明之電力交易平台機制研究規劃;
B3 整合再生能源與儲能設備之微電網系統研究;
B4 運用AI及資通訊技術於電力監測、故障診斷、節能與需量反應研究;
B5 虛擬電廠於整合資源規劃及結合雲端網路控制技術研究;
B6 整合EMS SA/RTDS進行電網運轉風險及韌性分析技術。
(C)用電端 :
C1 消費性電子產品與系統之先進電源轉換與驅動技術;
C2 用電設備之節能與管理技術;
C3 電動車智慧充放電基礎設施與G2V/V2G調度控制技術;
C4 電動車馬達驅動控制技術;
C5 具IE4以上操作能效等級之高效率電動機技術開發;
C6 電機控制之系統單晶片設計研究。
C7 高功率高效率無線電能傳輸。
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支會消息
沒有找到匹配文章